张的刘元林,和蔼地问:小刘,你这么匆忙来找我,究竟有何事呢?
张道然,年届七十二,身为院士,已担任研究院院长十年。
在这个华夏最高学府的院长职位上屹立不倒十年,本身就是能力和才华的象征。
老院长...我在邮箱发现一封标题为可控核聚变技术研究的邮件...这份资料包含了理论、材料、设计图,甚至实验数据。
我已经转给您了,您看看。
刘元林迅速解释了自己的来意。
可控核聚变技术?
还有各种理论和实验数据?
可行性强吗?
张道然的目光闪烁着期待。
强!
只是...我还没完全理解。刘元林坦诚回答。
连你都无法理解?
刘元林注意到,这位在科研界有着重大影响力的院长,呼吸变得急促起来。
嗒嗒!
张道然快速敲击键盘,打开了邮件。
关于实现可控核聚变的技术难题:
一:新型核聚变材料的研究。
二:如何使核聚变过程可控。
三:可控核聚变装置的设计。
浏览着,张道然,这位华夏科学界的巨擘,沉默不语,脸色渐渐变得严肃。
喜欢为晋升,我创造了可控核聚创造了可控核聚
第2章 邮件的发件人是谁?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